消费热评
福寿螺冒充田螺肉?你吃的是田螺还是福寿螺?
夏日将至,又到了喝酒“嗦螺”的季节,广东堪称全国吃货大省,夏日的餐桌上自然少不了螺肉。但市面上的螺五花八门,稍有不慎,你“嗦的螺”可能转身来“嗦”你。 一提到螺,不免想到福寿螺。
近日,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依法查处两家企业使用福寿螺冒充田螺肉销售问题的
情况通报如下:
6 月 28 日,澎湃新闻报道了汉寿县湘缘特种水产品有限公司、宏泰食品厂两家企业使用福寿螺冒充田螺肉销售的问题后,汉寿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立即成立由县市场监管局牵头,县公安、环保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赶赴现场,联合执法组已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查封,对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进行了现场封存,公安机关已将涉事企业法人传唤到位。后续依法依规处理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汉寿县将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吸取教训、举一反三,立即在全县开展涉福寿螺违法销售专项行动,全面查隐患、补漏洞,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从业者生产经营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有些无良商家为了从中获利,从野外捕捞的福寿螺,其价格极为低廉,与田螺、环棱螺价格相差数倍,多被去壳加工"伪装"成田螺肉,流入市场,经剥壳筛选成串或熟制等工艺后,让人难以分辨。
那么食用福寿螺会又哪些危害?
人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会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瘫痪、嗜睡、昏迷等,甚至死亡。
北京有两人吃过“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两道“美味”后,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病人出现了持续两周的头痛,严重的时候头部不能受到任何震动,走路、坐下、翻身的时候头痛得更厉害,同时觉得颈部僵硬、活动受限,还伴有发烧、乏力等症状。经过医院专家的详细检查后,一致诊断为“广州管原线虫病”。
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介绍,每只福寿螺含广州管圆线幼虫多达3000至6000条。轻度感染者会有轻度的头痛以及低热,严重者会有较重的神经系统病变。确诊后以丙硫咪唑等药物进 行治疗。建议食用过福寿螺等螺类的人,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尽快就诊。
我们要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寿螺?
光明网介绍了以下四招:
1.看个头,福寿螺个头很大,而且变种多,田螺个头小,多为1厘米~1.5厘米。
2.看外形,一般屁股塌、螺口大的是福寿螺,而屁股尖、螺口小的是田螺。
3.看颜色,福寿螺的外壳呈黄色,田螺的外壳呈青褐色。
4.看肉色,肉色较浅且多为黄白色的是福寿螺,肉色多为青褐色的一般是田螺。
福寿螺肉
田螺肉
要想预防寄生虫感染,还需注意这三种食物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王磊博士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提醒,为了避免被寄生虫感染,大家需对以下三种食物提高警惕:
1.淡水鱼、虾。它们是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会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
2.海产品。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成虫寄生于海豚、海豹等哺乳动物中,在内脏中往往形成包囊或处于游离状态,虫体盘旋于囊内,无色半透明且似碟状。
3.猪肉。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
关于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售,你有什么看法?
部分图文来源:科普中国,广东消委会